站在歷史維度下,怎么看待黃金大漲?
漲漲漲。這一輪黃金大漲,持續周期已經接近6年。如果從2018年下半年最低約1200美元/盎司算起,近期最高飆升至超過2400美元/盎司,期間金價漲幅已經達到約100%,(數據來源:iFinD)
“不持有黃金的人,可能既不了解歷史,又不懂經濟學。”歷史再次驗證了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創始人雷·達里奧的話。
本篇就將從長期維度,深度解析怎樣理解黃金這一輪大漲,而下一篇將從中短期維度,談談如何看待黃金接下來的走勢。
在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以來的50多年里,黃金經歷了三輪持續時間較長的牛市。
第一次黃金大漲發生在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后,經歷了黃金產量階段性停滯、兩次石油危機后,美國經濟連續進入滯漲階段,期間金價漲幅約1805%;
第二次黃金牛市,為迄今為止持續時期最長的黃金牛市行情。這發生在1999年至2012年之間,期間經歷了美國科網泡沫破滅、伊拉克戰爭、次貸危機等等歷史性事件,本次牛市除經歷了21世紀初經濟全球化繁榮時期,還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走出獨立行情,期間漲幅為524%。
第三次黃金大漲,發端于2018年9月。這一時期,中美貿易爭端加劇,全球經濟增速明顯放緩,特別是2020年初新冠疫情重創全球經濟,金價先是在2020年8月達到階段性高點后有所震蕩,直至俄烏戰爭開始、中東地區局勢惡化、加息導致全球經濟壓力持續加大等事件的擾動,黃金價格再次飆升,截止2024年4月19日,區間最高點漲幅超100%。
可以看出,黃金的走勢和許多因素密切相關,其中比較重要的是通脹水平和風險因素。一般來說,在預期通貨膨脹將升高的情況下,投資者會購買黃金以維持其購買力;另一方面,在地緣政治緊張、經濟不確定性或金融市場波動加大的情況下,黃金被視為一種控險資產,人們購買黃金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財富。
通脹、控險,這二者在自2018年以來的時間里,交替出現,共同推升了黃金價格。而按照以往的歷史數據,黃金漲幅與美債實際利率一般呈現負相關性,這也很好理解:美債收益漲了,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增加,人們傾向于買美債,導致金價下跌。但是自從美國2022年“暴力”加息,將聯邦基金利率拉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以來,金價卻沒大跌,大大顛覆了人們以往的認知。
“事后”來看,在金融危機以后的十年里,低通脹、低利率以及全球化平穩運行、地緣政治相對穩定的環境下,利率導致的持有成本高低能決定買不買黃金,但很顯然,2018年以后,這樣的邏輯變了。
人們發現,在一個更加動蕩的環境里,一個全世界都認可、不會動不動大貶值的資產才更“香”,因為不虧,或者說不容易虧,就成了持有黃金的“收益”。尤其在違約、高通脹、地緣政治等風險頻發的時候,黃金尤其受追捧,畢竟它產量穩定,又不受主權干擾。
另外,如果說以往人們將美債和黃金看作相似的“安全資產”,那么如今,海外主要經濟體面臨的高通脹、債務負擔大幅上漲、如硅谷銀行一類的信用風險事件等等,都讓許多重視安全和穩定的投資機構減持美債,持有黃金。
當然,再往深了說,以美元為主的全球信用貨幣體系,都在經歷一輪重構——由于海外主要經濟體的央行反復“大放水”,不再受到全世界像以前一樣的信任,逆全球化趨勢也愈發明顯,所以黃金、比特幣崛起,以非主權類貨幣資產,挑戰國際信用貨幣體系。
實際上,“官方”早已下場,全球央行都在大幅提升黃金儲備,而從歷史來看,這會讓黃金呈現“熊短牛長”的特點。2022年3月俄烏沖突爆發后,從第二季度開始,全球央行明顯加大了黃金凈購買——截至2023年Q4,季均凈購買由2013年至疫情前的126噸上升至291噸。而目前,這一趨勢還沒看到停下來的跡象。
從中長期看,這很可能將成為黃金長牛市的基礎。
最后,我們再來復盤一下,這么多年來,黃金究竟收益怎樣?我們以倫敦現貨黃金為例,從1971年4月23日到2024年4月23日,黃金價格從104.05美元/盎司漲到了2328.45美元/盎司,年化收益率接近8%。哪怕刨除近期金價“暴漲”的特殊情況,算截至2023年年底的數據,年化漲幅也同樣超過7%,接近同時期的標普500指數漲幅。
過去53年標普500指數和金價漲幅對比
數據來源:wind、天弘基金
若投資者希望參與黃金投資,可關注天弘上海金ETF(159830),場外投資者可關注天弘上海金ETF聯接基金(A:014661;C:014662),緊密跟蹤金價,且便捷、高效、低門檻,最低1元即可購買,隨時申購贖回,是投資者把握黃金上漲機遇的好選擇。支付寶、天天基金、京東金融、天弘基金APP等渠道均可購買。
風險提示:基金有風險,投資需謹慎。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評論、預測、圖表、指標、理論、任何形式的表述等)均只作為參考,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。本文中的任何觀點、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,本公司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。基金投資有風險,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代表其未來表現,投資需謹慎。投資黃金基金產品也會發生虧損,不保證一定保值增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