稅收藍皮書:東部區域仍是中國經濟和稅收的“領頭雁”,中部區域發展潛力巨大
訊4月17日,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《稅收藍皮書:中國區域稅收發展報告(2023)》。藍皮書對不同區域的稅收情況進行了分析。
東部區域仍然是中國經濟和稅收的“領頭雁”
東部區域區位優勢繼續保持并擴大,作為國家沿海地區,有京津冀、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,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、培育壯大新動能、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的主陣地,經濟結構優化取得積極進展。2021年東部區域稅收恢復相對較快,增長速度最快,稅收收入占全國的比重較上年提高0.2個百分點,百元GDP含稅量明顯高于中、西部地區,稅收收入居前10位的省份絕大多數位于東部區域,有力發揮了在全國稅收中的“穩定器”作用。2022年,東部區域稅收收入為115223.09億元,占全國稅收的63.7%,實現GDP622018.3億元,占全國GDP的51.7%。
中部區域發展潛力巨大
中部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高、發展潛力空間大,在承接東部區域產業梯度轉移中,發揮著承東啟西的橋梁紐帶作用,是近年來經濟增速較高、運行最穩定的區域。2021年,中部區域實現了稅收收入的高速增長,其增速僅低于東部區域,稅收收入占全國的比重與上年持平,百元GDP含稅量明顯低于東部區域,同時略低于西部區域。僅河南省入圍稅收收入前10位。2022年,中部區域稅收收入合計為27191.14億元,占全國稅收的15.0%,實現GDP266512.7億元,占全國GDP的22.1%。
西部區域需要進一步扶持
西部區域積極落實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,緊抓“一帶一路”建設、長江經濟帶發展等重大戰略,持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對外開放,經濟向高質量發展穩步邁進,形成了大保護、大開放、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,隨著西部區域基礎設施尤其是交通基礎設施的大幅度改善,在承接東部區域產業轉移方面的基礎和優勢也更加明顯。2021年,西部區域實現稅收收入31218.78億元,同比增長13.5%,略低于全國平均增速。稅收收入占全國的比重基本與上年持平,百元GDP含稅量雖然低于東部區域,但高于中部區域。僅四川省入圍稅收收入前10位。2022年西部區域稅收收入合計為30392.50億元,占全國稅收收入的16.8%,實現GDP256985.1億元,占全國GDP的21.4%。
東北區域需要轉換經濟發展方式
東北區域受宏觀周期波動和內生動力不足的影響,經濟處于轉型的關鍵時期。2022年東北區域稅收收入合計為8090.15億元,占全國稅收收入的4.5%,實現GDP57946.3億元,占全國GDP的4.8%。